目前,全國各省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全部出爐,數字政府建設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,“一網通辦”、“跨省通辦”、“一件事一次辦”、“證照分離”、“免審即享”等熱詞亮點頻出,政務服務從網上掌上“可辦”轉向“好辦易辦”的趨勢明顯······2022年各地數字政府建設工作重點有哪些?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建設有何新要求?“互聯網+監管”有何新情況?新華政務為您梳理。
文章來源:中國經濟信息社
中奧科技沉淀了一套以““數據 + 智能 + 業務”為核心的三中臺體系,有力支撐數字政府三大體系的建設,包括數字資源體系、應用支撐體系、應用服務體系,為數字政府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,并在智慧市監、智慧交通、智慧政務、智慧社區、疫情防控等場景做核心數據支撐服務。
未來,中奧科技將持續運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推進數字政府建設,加快推進政務服務“一網通辦”進程,通過大數據技術查找、補充、規范、完善政務服務網上辦事指南各要素,加快開發、部署“APP”“小程序”等應用軟件,持續推進移動政務服務建設,助力提升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實效。
北京:打造“無事不擾、無處不在”的“6+4”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
2022年,北京將堅持從辦好“一件事”入手,打造“無事不擾、無處不在”的“6+4”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。通過強化事中事后監管,帶動更大范圍的告知承諾審批制度改革。加快數字政務建設,推動更多事項由網上掌上“可辦”轉向“好辦易辦”,讓企業和群眾享有隨時在線、集成便利的政務服務。
加強數字政府建設,繼續做好12345市民熱線服務,深化“每月一題”和“服務包”等工作機制,持續開展“局處長走流程”,進一步提高惠企便民服務效率和水平。
天津:打造一批應用示范場景,強化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
2022年,天津將推動數字賦能轉型發展。深入實施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,統籌推進數字經濟、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,堅持應用引領,強化工作機制,打造一批應用示范場景,推動數據更好互聯互通,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。
出臺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具體措施,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標準化,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,深化“告知承諾”改革,強化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。
河北:加快行政許可事項標準化建設,實現電子證照全覆蓋
2022年,河北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快行政許可事項標準化建設,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,實現電子證照全覆蓋。全面推行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提升就近辦、自助辦、網上辦水平。
提升政務服務效能,建設數字政府。完善擔當作為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,為負責者負責,為干事者撐腰,為擔當者擔當。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,確保干一件、成一件。
山西:深入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對新業態新領實行包容審慎監管
2022年,山西將充分釋放便企利民紅利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開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,推進全鏈條優化審批、全過程公正監管、全周期提升服務。深入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優化許可事項清單,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、減材料、減時限、減費用。深化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改革,推進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務,試點推行“一業一證”改革,建立項目審批“一事一方案”。提升政務服務能力,完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功能,在基層便民服務機構、銀行網點、商場等服務場所推廣自助政務服務,推動群眾辦事“一窗受理、限時辦結、最多跑一次”。完善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、“互聯網+監管”,推行跨部門綜合監管、協同監管,對新業態新領域實行包容審慎監管,做到既“無事不擾”,又“無處不在”。
內蒙古:優化“一網通辦”,啟動“一網統管”,深化“蒙速辦·四辦”服務
2022年,內蒙古將縱深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開展向呼包鄂烏全面下放自治區本級權力事項試點。優化“一網通辦”,啟動“一網統管”,深化“蒙速辦·四辦”服務,實現教育、社保、醫療和企業開辦、經營許可等高頻事項“一次辦”、“掌上辦”、“跨省通辦”,推進12345政務服務熱線“一線通達”,讓群眾反映的事有人盯、有人辦。
遼寧:探索推行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改革,全面提升“遼事通”應用水平
2022年,遼寧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全面深化證照分離改革,推進照后減證,推行企業簡易注銷程序。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、全覆蓋、全要素改革,推行“容缺受理+告知承諾”。強化事中事后監管,深化“雙隨機一公開”“互聯網+監管”和信用監管,以公正監管保證公平競爭。探索推行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改革,讓惠企政策應享盡享、即享即兌。
加快建設數字政府。建設一體化數據資源管理和應用支撐系統,聚焦只提交一次材料、高效辦成一件事,加快推進“一網通辦”,全面提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“遼事通”應用水平,高頻政務服務清單內事項實現網上辦、掌上辦、一次辦。以“一網協同”倒逼數據資源開放共享,建設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,推動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地區協同聯動。
吉林:營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,持續深化“證照分離”“證照一碼通”改革
2022年,吉林將加強制度建設,強化權利保護,提高審批效率,營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、利企惠企的市場環境,全力推動吉林營商環境快步邁入全國第一方陣。建立規范化行政執法事項清單,推廣行政檢查執法備案智能綜合管理平臺應用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持續深化“證照分離”“證照一碼通”改革,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。加快數字政府建設,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“省內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。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加大失信懲戒力度。啟動建設長春智慧法務區。
黑龍江:推進“證照分離”“多證合一”改革,持續提升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度
2022年,黑龍江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強政府權責清單標準化管理。加強數字政府建設,提升政務服務效能,深入推進“辦事不求人”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流程,推進“證照分離”“多證合一”改革,持續提升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度。
落實大數據應用、精準賦碼等精細管控措施,最大程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,以最短時間、最小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。進一步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制,實施黑龍江省全民健康大數據信息化基礎建設項目。推進省遠程醫療系統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應用。
上海:推進“一網通辦”迭代升級,布局全域應用場景,加快治理數字化
2022年,上海將加快治理數字化。推進“一網通辦”迭代升級,布局全域應用場景,再推出一批零跑動、零材料、免申即享、智能速辦事項,加快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方位服務體系。深化“一網統管”建設,完善城市運行數字體征系統,推出一批應用場景。完成部門信息化職能整合優化,推進城市數字底座建設,強化數據共享。強化智慧公安規模應用、深度應用,深入推進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。
務實創新提升效能。高標準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,實施172項含金量大的改革舉措,一體推進全鏈條優化審批、全過程公正監管、全周期提升服務。深入實施“一業一證”改革,在更多領域推行告知承諾制。深入開展綜合監管改革,深化包容審慎監管,以精準有效監管促進公平競爭。全面推行與企業、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“一件事”就近辦、集成辦、簡便辦。落實數據條例,健全數字法規、制度、標準和政策體系,支持數據資源開發和應用,探索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,完善數字社會權益保護機制。
江蘇:深化“一件事”改革,推動“跨省通辦”網通辦”,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
2022年,江蘇將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,一體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化“一件事”改革,推動“跨省通辦”“一網通辦”,持續精簡涉企經營許可,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,努力把江蘇打造成審批事項最少、辦事效率最高、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。
江蘇將出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,強化數據開放和數據保護,統籌數字經濟、數字政府、數字社會生態體系建設,發展互聯網服務和相關產品,努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。
浙江:完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,迭代升級數字化改革
2022年,浙江將全面推進極簡審批許可、便利開辦登記,加快實現商事主體登記“零干預、零材料、零費用、零跑動”,優化注銷服務,建立歇業制度,暢通企業退出渠道。強化市場主體全過程公正監管,全鏈條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,加強平臺企業合規治理,維護公平競爭環境。
迭代升級數字化改革。優化數字化改革體系架構,全面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的業務流程優化、制度重塑、系統重構。完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,建成功能強大、支撐有力的數字資源系統。圍繞黨建統領、數字政府、數字經濟、數字社會、數字法治和基層治理等系統,加快打造一批管用實用好用的重大應用。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,確保數據安全。
安徽:深化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推進“一屏通辦”改革
2022年,安徽將推廣應用“徽采云”平臺,提高中小企業采購份額。完善企業訴求辦理剛性機制,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。加強數據要素市場培育,組建數字江淮公司,設立省大數據交易服務機構,建設全省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。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,構建全省統一的監測運行體系,深化“食安安徽”建設,實施藥品監管能力全面提升工程。
安徽將推動政府運行方式、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創新,深化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推進“一屏通辦”改革。強化工作系統性謀劃、整體性推進,每項工作都要實行清單化閉環式管理。
福建:持續優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,建好政務信息“一張網”
2022年,福建將在做優“服”上提效率,持續優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,建好政務信息“一張網”,完善“五級十五同”動態管理機制,推出更多的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務事項;探索推行“一業一證”改革,推進“跨省通辦”“省內通辦”“一網通辦”,實現線上服務“不打烊”、線下服務“不打折”。創新營商環境評估機制,加強數字化監測督導,以企業群眾滿意度為評價標準,推行制度公開、流程公開、效率公開,把審批和服務全流程置于社會監督之下。推動誠信福建建設,依法規范失信懲戒,建設誠信社會;強化政策兌現,打造誠信政府,新官要理舊賬。
縱深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化“全省一單”權責清單制度體系,開展“一業一證一碼”改革試點,推行“智慧化+信用化+網格化”監管。加快建設“數字第一家園”一體化服務平臺,完善臺胞醫保服務中心、臺胞臺企服務專窗等公共服務平臺布局。
江西:升級“贛服通”前后端功能分離新模式
2022年,江西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進一步向國家級開發區和市縣兩級放權賦能。打通數據壁壘,深化綜合窗口和“一件事一次辦”改革,全面推行“一網通辦”“一照通辦”,在低風險行業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。打造“贛服通”5. 0版,形成“贛服通”前端受理、“贛政通”后端辦理的政務服務新模式。梳理集成惠企政策,建設政策兌現“惠企通”,推廣免申即享模式。構建涉企營商環境問題快速處置機制,發揮非公企業維權服務中心作用,努力實現“中心吹哨、部門報到”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,進一步打響“江西辦事不用求人、江西辦事依法依規、江西辦事便捷高效、江西辦事暖心爽心”的營商環境品牌,爭當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。
山東:完善全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 建設“無證明之省”
2022年,山東將實施數字賦能增效行動。堅持數字政府建設先行,啟動數字政府強基工程,完善全省一體化大數據平臺。提速數字機關建設,完善“山東通”協同辦公平臺。深化“數源”“數治”“數用”行動,全方位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。建設“無證明之省”,優化“愛山東”政務服務平臺功能,加大電子證照、電子印章推廣應用,建設全省統一的“居民碼”“企業碼”。建好用好全省“一網統攬”綜合慧治平臺。
深化“雙全雙百”工程,推動高質量“一網通辦”,全面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。推進部門聯合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,在重點民生領域探索推行“綜合監管一件事”。面向市場主體創新優化政策和精準服務,實現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、快速兌現。
河南:組建省級政務服務大廳推動省級審批事項大廳之外無審批
2022年,河南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。組建省級政務服務大廳,推動省級審批事項大廳之外無審批,實現建設工程全流程審批時間不超過60天。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全覆蓋。加快數字政府建設,加強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“互聯網+監管”系統建設,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互通互認,深化全省通辦和跨省通辦。全面推行“標準地+承諾制”,實現企業拿地即開工。全面推行“一件事一次辦”“有訴即辦”。
湖北:持續推進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做到線上只進一網、線下就近辦理
2022年,湖北將持續推進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動數字賦能、業務協同、流程再造、制度重塑,做到線上只進一網、線下就近辦理。探索項目測繪“多測合一”、各類規劃“多規合一”、專題評價“多評合一”、圖紙審查“多審合一”、竣工驗收“多驗合一”,加快“證照分離”“一業一證”改革,“一事聯辦”事項擴大到40項以上。
湖南:加快數字政府建設,打造“一件事一次辦”升級版
2022年,湖南將加快數字政府建設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打造“一件事一次辦”升級版,推動更多事項“一網通辦”“全省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,提升監管規范化法治化精細化水平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。全面推行政務服務“好差評”和行政效能電子監察“紅黃牌”制度,辦好“12345”熱線。
廣東:全面推進“數字政府2. 0”建設
2022年,廣東將全面推進“數字政府2. 0”建設。強化全省“一片云、一張網”,升級省市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中心,推動數字政府基礎能力均衡化發展。深化政務服務“一網通辦”,全面實施政務服務事項同源管理,優化粵省事、粵商通、粵政易平臺功能,探索構建個人、法人數字空間。深化“跨省通辦、跨境通辦”和省域治理“一網統管”,強化數字政府網絡和數據安全防護。
拓寬跨省通辦業務范圍。實現群眾就醫、求學、養老、戶籍業務等100項高頻事項“跨省通辦、省內通辦”,推動50項高頻政務服務在港澳地區“跨境通辦”。推進高頻事項“一網辦、一次辦”。在全省各級推出1000件“一件事”主題集成服務,在教育、民政、企業服務等領域推出50項高頻事項實現“一網辦、一次辦”。加強基層服務設施建設,部署超2萬臺“粵智助”政府服務一體機,在全省行政村全覆蓋,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;完成數字政府線上服務平臺和市縣兩級政務大廳適老化、適殘化改造。
廣西:推廣應用“智桂通”平臺,深化“證照分離”改革
2022年,廣西將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基層“一枚印章管審批(服務)”,推廣應用“智桂通”平臺。深化“證照分離”改革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,推進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、企業注銷便利化。落實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和援企穩崗政策,規范行業協會收費、城鎮供水供電供氣行業收費,持續為企業減負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,持續開展隱性壁壘排查。
海南:強化整體政府理念,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
2022年,海南將強化整體政府理念,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,下決心解決數據壁壘問題,拓展場景應用,加強“一網通辦”“一網協同”“一網監管”。引入智慧化手段,更多采用信用監管,完善風險預警快速反應機制。寓監管于服務之中,致力打造無感知、有溫度的監管。
圍繞產業發展全鏈條和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,開展準入即準營、政務服務“零跑動”、“信用+免審”、國土空間智慧治理、跨境貿易自由便利、投資自
由便利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、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等一批領跑行動。發揮惠企政策兌現服務平臺功能,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和一網通享。搭建“政企面對面”平臺,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機制。
四川:促進公共服務數字化便捷化,打造“城市大腦”和“政務中樞”
2022年,四川將實施國家“東數西算”工程,啟動建設省大數據資源中心,打造國家級天府數據中心集群。培育數字應用新業態,打造智慧醫療、智慧康養、智慧交通、智能建造等數字應用場景。促進公共服務數字化便捷化,打造“城市大腦”和“政務中樞”。
深化“一網通辦”前提下的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提升“聯、通、辦”效能。深化減證便民,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。建立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度,加強和改進對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等新業態領域管理服務,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。探索建設數字資產交易中心,支持有條件的市(州)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。
貴州:以“一云一網一平臺”為載體,加快數字政府建設
2022年,貴州將以“一云一網一平臺”為載體,加快數字政府建設,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。實施《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進行政審批“三減一降”,深入實施“一窗通辦“2+2'模式”“一網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等改革,“全程網辦”事項達到70%.探索建立容缺承諾審批制度。落實好國家新一輪組合式減稅降費和減租降息、普惠金融等紓困政策。
適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,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(貴州)樞紐節點建設,推進“東數西算”試點。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,優化提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,在數據授權使用、登記確權、技術標準等方面實現突破。
云南:持續升級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“一部手機辦事通”
2022年,云南將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嚴格執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制度,全面實施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常態化開展市場主體直接評價營商環境,健全政務服務“好差評”制度。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,推動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全鏈條優化審批、全流程監管。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。堅決整治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。持續升級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“一部手機辦事通”,深化拓展“一網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,建好用好政府網站,更好利企便民。
重慶: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通辦改革,提升“渝快辦”效能
2022年,重慶將加快市場化改革,探索“一業一證(照)”改革創新,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,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,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;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通辦改革,提升“渝快辦”效能,深化“全渝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,豐富“一卡通一碼通”應用場景,啟動實施第三批“川渝通辦”事項。
推進法治化建設,推廣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評估指數體系。加快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,推進城市建成區數字化管理全覆蓋,構建“一云承載、一圖呈現、一網統管、一端服務”的城市智管新格局。運用大數據提升社會治理能力。
西藏:推進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”“互聯網+”模式
2022年,西藏將大力優化營商環境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入推進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”“互聯網+”模式,擴大“證照分離”改革和個體工商戶“智能審批”改革覆蓋面。落實“跨省通辦”“一件事一次辦”,努力實現審批事項最少、審批時間最短、審批效率最高、審批服務最好,市場主體增長6. 5%.完善信用服務市場監管體制,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。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行動,加強營商環境考評,嚴肅查處典型問題。落實減稅降費政策,對中小企業銷往區外的加工特色產品給予50%單邊運費補貼,扎實做好“雙清欠”和勞資糾紛化解工作。
陜西: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一網通辦、跨省通辦、秒批秒辦
2022年,陜西將整合改造升級政務“一張網”“一朵云”和大數據中心平臺,促進數據資源質量和數字政府效能全面提升。持續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入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,全力打造“秦務員”一體化政務服務和“秦政通”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,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一網通辦、跨省通辦、秒批秒辦。推動水電氣熱“一件事一次辦”,一般社會投資和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70個、100個工作日以內。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,加快
“證照分離”改革全覆蓋,優化金融、能源、交通、公用事業等行業涉企服務,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,推動監管更加公平有效。
甘肅:緊盯“中西部領先、全國一流”目標,加快建設企業和群眾滿意的數字政府
2022年,甘肅將全方位提升“放管服”水平。推進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,深化投資審批、招投標等領域改革,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,進一步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。緊盯“中西部領先、全國一流”目標,加快建設企業和群眾滿意的數字政府。全面推進“一網通辦”“一網統管”“一網協同”,著力打造“甘快辦”“甘政通”“12345熱線”“不來即享”和“一碼通”特色品牌。啟動數字政府運營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,實現“一屏知全省、一鍵政務通”。完善政務服務“好差評”制度,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,讓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享受實實在在的數字紅利。
青海:推動更多政務服務網上辦、掌上辦、就近辦、跨省通辦
2022年,青海將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啟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,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,依法依規開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,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,營造誠實守信、公平競爭市場環境。優化政務服務平臺和移動端功能,推動更多政務服務網上辦、掌上辦、就近辦、跨省通辦。
寧夏:精簡涉企經營許可,推行“一證準營”“簡易注銷”
2022年,寧夏將以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。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,縱深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。精簡涉企經營許可,推行“一證準營”“簡易注銷”。拓展“我的寧夏”APP功能應用,鞏固“一窗辦理、集成服務”改革成效,實現更多事項網上可辦、一次能辦、跨省通辦。
做優“互聯網+監管”系統,推進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常態化,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。
新疆:大力推進“數字政府”建設,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
2022年,新疆將大力推進“數字政府”建設。大力推進政務服務“一網通辦”,全面推進“跨省通辦”,推廣“異地可辦、區內通辦”。深化“一件事一次辦”改革,優化辦理流程,促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,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、規范化、便利化。提升移動便民服務能力,推動更多事項掌上辦。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,創新政務數據應用場景,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。持續深化公共資源整合共享,全面推進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和交易數據應用,加強監管、提升效能。擦亮“12345”政務服務品牌,深化“接訴即辦”工作機制,推進熱線受理與后臺辦理服務緊密銜接,切實提高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。
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。深化“證照分離”改革和投資領域審批制度改革,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,落實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,落實中小微企業簡易注銷制度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,推行多規合一、多圖聯審、聯合驗收等做法,力爭到2022年底將審批時限壓縮至30-60個工作日內。深入推進“雙隨機一公開”改革,嚴格規范政府監管行為,提高政府監管效能。